43%用戶還在Win10!數億裝置失去安全更新 微軟2替代方案出爐

A-
A
A+

圖、文/CTWANT

Windows 10即將停止更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Windows 10即將停止更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微軟(Microsoft)將在14日正式終止對Windows 10的支援,這意味著全球仍使用該系統的數億台電腦將不再獲得安全性更新與修補。政策生效後,無論一般使用者或企業裝置,資安風險都將升高。

根據《BBC》報導,微軟建議升級至Windows 11,並為部分符合資格的個人電腦提供免費升級。不過因硬體門檻所限,許多老舊裝置無法支援新版系統。

對此,美國消費者團體PIRG資深主任普羅克特(Nathan Proctor)直言,此決策「正演變成一場對消費者與環境的災難」,他批評科技業讓產品壽命愈來愈短、難以維修且被迫淘汰,「人們值得擁有能長久使用的科技」。

依StatCounter數據,截至2025年7月,全球約有43%的Windows使用者仍在用Windows 10。微軟表示,全球有超過14億台裝置運行自家作業系統。在英國(UK),消費指南機構《Which?》估計仍有2100萬人使用此版本。該機構9月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受訪者打算在官方支援結束後繼續使用;每七人約有一人計畫直接購買新電腦。

目前微軟提供兩個替代方案:其一,升級至Windows 11;其二,註冊「延伸安全性更新」(Extended Security Updates,簡稱ESU)計畫。ESU可在未來12個月持續提供關鍵安全更新,但不含技術支援與功能更新。

已更新至最新版本、擁有微軟帳號且完成電腦備份的使用者,可免費獲得此服務;不符合條件者需支付30美元或以1000點Microsoft Rewards點數兌換。企業用戶則需每台裝置支付61美元。普羅克特批評,這將迫使許多仍運作良好的電腦被淘汰,使用者不得不為新裝置額外支出,對經濟與環境形成壓力。

報導中提到,自2015年推出以來,Windows 10透過更新修補漏洞與加入新功能;停止支援後,系統將不再獲得防護補丁,裝置更易遭病毒、惡意軟體或駭客攻擊。近月多起大型網攻波及零售、汽車製造與托嬰連鎖等產業,資安再成焦點。

微軟消費者事業行銷長梅赫迪(Yusuf Mehdi)在官方部落格表示,持續使用不受支援的系統,企業可能難以符合法規要求。

若選擇升級Windows 11,需以微軟帳號登入;新系統相較舊版幾乎取消「本機帳號模式」,引發部分使用者對隱私與資料綁定的疑慮。對仍堅持留在Windows 10的使用者而言,未來不僅面臨安全風險,其他軟體開發商也可能逐步停止提供更新,導致部分功能無法使用。從技術、隱私到成本,這場作業系統更替正牽動數以億計人的數位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