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棒槌敲到誰?謝金河:日本被敲完換中國 香港雷區快爆了

A-
A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謝金河警告:若中國10年債殖利率持續走低,恐步入日本式通縮困局,美中利差倒掛未解,中國恐面臨資金流出與成長遲滯的雙重挑戰,而香港可能是下一個會爆的雷區。(示意圖/PIXABAY)

▲謝金河警告:若中國10年債殖利率持續走低,恐步入日本式通縮困局,美中利差倒掛未解,中國恐面臨資金流出與成長遲滯的雙重挑戰,而香港可能是下一個會爆的雷區。(示意圖/PIXABAY)

「通縮的棒子,正在交到中國手上。」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指出,近日金融市場傳來一項格外引人注目的數據,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2.975%,創下自2000年以來新高,而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上升至1.471%。這對長期陷入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的日本而言,是重大轉變。

謝金河表示,從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長期以來依賴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30年期公債殖利率曾一度低至0.27%。如今日本銀行進行升息,使得長債殖利率明顯走高,市場氣氛也隨之改變。「現在看來,日本可能正準備把通縮的棒子交到中國手中。」

他進一步分析,中國近期為了應對川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採取十項寬鬆政策,包括降準兩碼,並多次進行降息與降準的操作,這種作法與當年日本泡沫經濟後的貨幣手段如出一轍。

謝金河指出,目前中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降至1.884%,與日本之間的利差擴大至超過1%;中國10年期公債利率為1.68%,與日本的1.471%相距不遠。這樣的利率反轉現象,是評估中國經濟走向的重要訊號。

「當日本的長債殖利率超過中國,這個訊號已相當關鍵;若連10年債也超過,那麼全球投資人就會進一步確認:中國或許正逐步步入通縮風險區。」謝金河強調,這正是日本「失落三十年」最明顯的徵兆,而類似情況也開始出現在香港,目前香港負資產的問題正在惡化。

面對市場上有聲音以「廣場協議」來警告台灣可能面臨新台幣急升的風險,謝金河則認為,必須就整體利差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為4.5%,30年期為4.892%,與全球其他主要國家的公債利差仍然明顯存在。

「中國若要賣掉美債,但還能轉而買進什麼資產呢?」他反問,並指出近期金價自3500美元回落至3200美元,美元指數再度站穩100以上,這些數據顯示:美元資產並不像部分人預期的那樣脆弱。最後,謝金河強調,儘管美中達成了貿易協議,但中國經濟基本面壓力仍將逐步顯現,市場未來動態值得持續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