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王文承報導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知識累積與資訊搜尋不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取而代之的,是「提出好問題的能力」。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在Podcast節目中指出,未來職場的競爭力將不再取決於「誰擁有最多知識」,而是「誰能問對問題」。這一見解掀起熱議,也讓許多人重新思考AI時代的人才標準。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親訴未來面對AI時代的成功關鍵,在於「會問問題」。(圖/翻攝自OpenAI官方YT頻道)
奧特曼在《ReThinking》播客節目與華頓商學院心理學家格蘭特(Adam Grant)對談時表示,「知道該問什麼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格蘭特補充,真正聰明的人不再是擁有最多知識的人,而是能夠將資訊「串聯成線」,提出有深度、能啟發思考的問題。
(示意圖/Pixabay)
這樣的能力反映在AI技術應用上,如當今熱門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專門設計AI提示的工程師薪資已突破10萬美元,顯示市場對此類人才的強烈需求。
AI無法取代的職場競爭力
除了「提問能力」,奧特曼也強調,未來人類的優勢將來自「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雖然AI能夠處理大量行政事務,甚至提供精準解答,但如何運用這些資訊、如何突破框架思考,仍然是人類無法被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這一點也獲得企業界支持,投資人馬克•庫班(Mark Cuban)強調:「未來職場的核心能力是好奇心、適應力與思維敏捷。」他指出,AI時代無法確保哪個工作能長久存在,但能適應變化、保持求知慾的人,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奧特曼更直言,在未來幾十年,人們將見證許多「祖父母一輩認為不可能的科技突破」,AI將成為解決難題的重要工具,人們甚至可以擁有一組來自不同領域的「虛擬專家」,提供個人化的學習與工作輔助。
更多新聞:嘉義大埔地震!破裂面積相當於這1大學 專家:一定影響曾文水庫壽命